01 历史
明增城万寿寺大殿位于广州市增城区荔城镇凤凰山南麓。佛殿始建于南宋嘉熙元年(1237年),元末毁于兵燹,明洪武十八年(1385年)重建,清乾隆十二年(1747年)、嘉庆二十三年(1818年)和道光二年(1822年)均有重修。随着岁月变迁,万寿寺原有的布局、建筑被毁,仅存大殿。
2013年4月,曹鉴燎主政期间,增城市政府决定在挂绿湖旁新建万寿寺,请到了五台山的妙江法师,主持复建万寿禅寺。原来位于凤凰山旁的万寿寺为让名字给挂绿湖旁的新建万寿寺,被改名为长寿寺 。
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发展宗教、弘扬宗教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。为了体现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,满足广大信众的需求,促进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和宗教文化事业健康发展。
万寿禅寺新址▲
02 妙江大和尚
妙江大和尚出生在高县古城镇西要泉村的农民家庭。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、全国政协委员、山西省政协委员、山西省人大代表、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、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、五台山碧山寺方丈、五台山大圣竹林寺住持。1968年出家于大同云岗,1980年到五台山,至今先后在普化寺、竹林寺、南山寺、慈福寺参禅修行,期间曾两度上佛学院深造,后被五台山佛教协会安排到了碧山寺当家,于1995年8月11成为碧山寺第五代传人。妙江和尚精通佛法、戒律严明、穗行高照,具有非凡的寺庙管理的才能。在他的主持下,重建了碧山寺、天王殿、彩绘殿堂、庄严华缘,将五台山唯一设有戒坛的大寺院治理得道风端正、井然有序,多次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与佛教界的赞扬。此外他还多方筹资在竹林寺新建了五台山男僧佛学院,成为弘扬和发展五台山佛教文化事业的先驱之一。
妙江大和尚 ▲
03 地理位置
寿禅寺位于增城市荔城街,区域位置极佳,自驾车两个小时范围内,有深圳、广州、惠州等大城市,辐射人口超过两千万。
万寿寺建成后,按规划图,增城市政府与万寿寺和万达广场位于同一直线,形成背靠万达,前有万寿的气势。
万寿禅寺自身地理位置也极好,寺院坐落在“破塘岭”,背倚青山、面朝荔城湖。山势虽不险峻,但连绵不绝,山中溪流、甘甜清冽,为烹茶品茗之上品。
万寿禅寺 ▲
大殿侧面 ▲
04 建设项目及其预算
万寿禅寺采用总体规划,分期实施的方式。总体规划:万寿禅寺宗教场所区,项目总占地约 50 亩。土地来源及性质为划拨和流转二种形式。总主院区占地为长160.8米,宽148.8米。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、天王殿、万佛阁、钟鼓楼、法堂、五观堂、左右方丈楼及各附属建筑。
院内石狮 ▲
大雄宝殿建筑为7间二重檐四面回廊仿宋式建构,其建筑规模为长37.6米、宽21.4米、高21.7米,附带长45.6米、宽37.4米的月台。
天王殿建筑为五间单檐歇山仿宋式建构,其建筑规模为长24.2米、宽17.4米、高14米,附带外侧月台。
万佛阁建筑为三间四面回廊三层阁楼仿宋式建构,其建筑规模为长19米、宽19米、高23米,附带长40米宽25米的月台。
钟鼓楼为三间二层十字歇山仿宋式结构,其建筑规模为长15.6米宽、15.6米、高20米,左右各一座。
法堂、五观堂建筑为五间,四面回廊二重檐攒间殿堂仿宋式结构,其建筑规模为长25米、宽25米、高18米,位于大雄宝殿左右各一座。
方丈楼为七间二层歇山式结构,其建筑规模为长25米、宽13米、高14.5米,位于万佛阁左右各一座。法堂、五观堂建筑为五间,四面回廊二重檐攒间殿堂仿宋式结构,其建筑规模为长25米、宽25米、高18米,位于大雄宝殿左右各一座。
大殿屋顶 ▲
05 展望
除了与其它传统寺院的共性之外,重建后的万寿禅寺将有自己显著的特点。
万寿禅寺的两大特色品牌:
针对青少年的“国学夏令营”
针对都市人的“禅修养生营”
一座古老与现代结合,延续传统修学方法与照顾满足现代人需求相融合的千年古刹,将在广东大地重放光辉。